文化可以分兩個層次,基礎的是職業技能的學習,高層是生活道理的領悟。
手機時代,很多人一有空閑就是新聞、小視頻,待到多年以后,大家將會發現這些都是消磨毅志的快銷品,對一個人的成長沒有什么參考價值。
年輕人學習工作之余,還應該努力提高個人文化素養,從經歷當中去領悟些許生活奧妙,這樣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觸累旁通,傲視對手。
提升文化,可以在政治、歷史、文學、科技等方面入手,常年積累,集少成多。
比如讀歷史,我們可以先讀正史,比如中國通史,對整個歷史有了一定了解,再讀古代人寫的小說,散文,詩歌。
但是不要讀野史,野史會誤導你,野史通常是吸引人眼球的噱頭。
讀古人所作小說,詩歌,散文是最真切了解實際的最佳選擇。
以杜甫為例:看石壕吏,暮投石壕村,有吏夜捉人,老翁逾墻走,老婦出門看。再看,朱門酒肉臭,路有凍死骨。杜是盛唐時期人物,卻是這番慘景,可想而知當時是什么狀況了。
類似的捕蛇者說,賣碳翁等等作品也反映草根生活。
紅樓夢,水滸傳也有很強的歷史現實意義。文藝作品往往是當時歷史狀況最一針見血的描述載體。
其它作品推薦看三言二拍,笑林廣記等等。
在看文藝作品時一定把作者的生活背景拿來看一遍,與正史結合著看,你就能推論出歷史的真正輪廓。
|